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纲要》提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光明论坛】把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落实落细近期,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1日讯 7月11日,“泉校康”济南市学校健康教育指导专家团队成立暨首批学校卫生健康辅导员聘任仪式在济南中学举行。济南市教育局、济南市卫健委、各区县教体局、卫健局、直属各学校相关领导、健康教育指导专家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近日,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在学校自主申报、各省级教育部门遴选推荐、专家组审核、网络公示基础上,教育部印发通知确定1075所学校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建设周期为2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和“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
今年以来,保障体育活动时间、学籍管理等多项教育新规出台。近日,伴随着全国各地学校开学,多项教育新举措也陆续落地。新学期将迎来哪些新变化?课间加长至15分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开学第一天,不少学生发现,和过去相比,课间休息时间发生了变化,10分钟课间加长至15分钟。
本报记者 李建广 黄 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体育八条”),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将身心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是此次“体育八条”要求落实的重点。
会议现场。红网时刻新闻常德12月11日讯(通讯员 向灵芝)中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关系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为进一步提升校园餐饮品质,搭建师生与学校沟通的桥梁,12月7日上午,鼎城一中膳食委员会座谈会在求是楼二楼会议室召开。
本报讯(记者 龙超凡)“6年来,学生肥胖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近视率下降约3个百分点。”近日,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心小学校长洪良清高兴地告诉记者,早在2018年,学校就实行了课间15分钟,甚至还执行了“空班行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进行活动。
春季学期开学一周,记者从合肥、芜湖、池州、亳州等地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间时间均已从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课间是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时段,对增强体质、近视防控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月23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玉杰,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董绍才,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葛云龙,介绍2025年全市教育领域改革突破的系列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