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是1930年代日本陆军研发并装备的一种重型榴弹炮。它被认为是二战日本陆军中设计最现代化,火力最强大的火炮之一。由于它造价高昂,至二战结束时,仅生产了约440门。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日本陆军的现代化火炮始于日俄战争后的1905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步兵装备确实有一些亮点。例如,日本的迫击炮火力支援在全球范围内也颇具实力。日本的作战小队都能够配备掷弹筒,虽然这种武器威力不大,仅相当于一般的破片手榴弹,难以实现广泛杀伤,但其数量众多。
前几期介绍德国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时说过,中国曾向德国进口过该炮的32倍径版本,如果仅限同口径榴弹炮那日军完全不是对手,这里说仅限是因为日军仍有远程加农炮可以压制该炮,今天就来盘点那些在中国战场上出现过的日军150毫米加农炮。
上一期介绍了日本三八式150毫米榴弹炮,该炮是德国s.fh02型榴弹炮的翻版,在当时该炮的性能是足够的但一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胜国派遣武官前往欧洲考察,在考察过程中日本武官看到了欧洲大口径重榴弹炮在阵地防御和进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二战时期,日军重炮联队主要装备两种火炮,一种是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另外一种就是本文要说的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105毫米炮的威力和150毫米炮无法相提并论,之所以它也被称为重炮,主要靠的就是射程更远,达18公里,可以用于反炮兵作战。
在二战期间,日军的战斗力在亚洲非常强悍,虽然资源匮乏,武器装备不如西方,但仍然能在东南亚所向披靡。但是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拉开序幕,日军的实力和武器装备方面对比美军可谓捉襟见肘,那么本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二战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所使用的那些武器装备都有哪些。
一战之前,关于火炮的运用,各国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以法国为例,拥有全欧洲,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75毫米口径速射炮,即被称作“75小姐”的M1897速射炮,射速15-18发/分,是同时期德国的FK96型77毫米口径野炮的2倍,早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法国炮兵就凭借两门M1897速射炮交替设计掩护步兵前进,击溃了数百义和团与清军,引起当时列强注意,纷纷发展自己的3英寸口径速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