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现在想起来我还觉得激动,姑娘太年轻了,没想到这么快造口就还纳了。”11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医生陈海鹏在提起几年前接诊过的90后癌症患者时,满眼写满了“相信奇迹”。
直肠癌保肛手术后的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通常是指在右下腹做一个长约2cm的小切口,将距回盲瓣约30cm的末端回肠拉出至腹腔外,在拉出的回肠肠管上切开一个小口,这样大便就可以直接通过回肠排出至体外,从而避免了大便对远端直肠吻合口的影响。
因术中技术及后期恢复的差异,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在术后几个月到一年内出现肠梗阻、粘连等情况,而二次手术对患者是再一次折磨,对医院来说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所以在术前一定要对主刀医生有一个了解,一个好的开始,对后期恢复有很大促进作用。
肿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会面对口腔黏膜炎伤、放射性皮肤损伤、肩颈痛等,这时除忍痛,还有别的办法吗?为了保命,切除了肿瘤,也连带失去了肛门或膀胱,身体多了肠造口或尿路造口,他还能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吗?对于这些护理疑问,谢玲女的回答是肯定的。
网友家人的不幸遭遇,让我很多担心,为此也专门查了有关直肠癌手术后吻合口漏的有关文献资料,在《中国直肠癌手术吻合口漏诊断、预防及处理专家共识》,对严重吻合口漏,也就是C级漏的治疗,有这样的建议:尽早行近端肠管的造口手术或拆除吻合口而实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中充分冲洗,尽可能清除腹腔内污染物,同时充分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