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图)父亲是在去世两天后被发现的,邻居闻到异味报了警。2023年初,当张明赶到父亲家里时,警察正在叫法医来做鉴定。法医问张明是否需要做遗体解剖,张明没多想便拒绝了,他觉得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为父亲办好后事。发现父亲的工资卡里没钱,他依然没多想,自己掏钱办了后事。
3月21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遗嘱年轻化趋势明显,中青年遗嘱数量十年增长24倍。遗嘱人平均年龄已经从2018年所统计的77.43岁降低至2023年所统计的67.82岁。 当遗嘱人成家后,选择子女或配偶继承的比例会逐渐递增。
近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对25万份遗嘱进行大数据分析。数据显示:未婚不婚者立遗嘱人数攀升,六年间总遗嘱量翻了12倍;30-39岁立遗嘱人数约占三成;“80后”所立遗嘱中以房产为主。遗嘱数据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和民生问题?
工作人员为遗嘱人介绍相关情况。受访者供图华龙网消息,3月21日,《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正式发布,对25万份遗嘱进行大数据分析,首次公布了未婚不婚人群遗嘱、涉虚拟财产遗嘱、中青年人群遗嘱等一批广受关注的遗嘱数据,并对重庆等地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
日前,《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随着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遗嘱问题。在厦门,市民都通过哪些方式订立遗嘱?遗嘱人都有哪些特点和诉求?记者近日了解到,近年来厦门本地咨询订立遗嘱的人数不断增多,其中不乏一些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