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说这打乒乓球啊,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事儿!你看那些在球场上打得风生水起的高手,那身姿、那技术,简直太牛了!可咱自己呢,每天都苦练,可水平就卡在那儿,半点都上不去,你说气人不?这现象啊,在业余球友里那是相当普遍。
我们平时打球时,不妨去练习体会这几个注意事项,形成习惯后会对实战技术的提高帮助很大,尝试练练吧。打乒乓球特别需要把握“松”与“紧”的关系,击球的每一下都需要身体的瞬间收紧和即刻爆发,越收紧球速越快,越爆发力量越大。
有的球友打球,进攻时抡大臂、摆短时伸大臂、反手时抬大臂,好像总怕力量不足似的,大臂抡得很圆,伸得很远,抬得很高,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样打球,始终是大臂在发力,很难把球打稳定,关键是伤肩膀,很不利于长期打球。
乒乓球要想打得好,脚底下就要跑起来,跑得不但要快,还要合理。先推荐给球友们一双合脚的乒乓球鞋,就是速博特的幻速2,我和身边的球友基本上人手一双了,这双鞋重量轻,缓震好,防侧滑,透气强不焖脚,免系鞋带很方便,还送球袜还打折,这不得给球友们推荐上?
1.反手快拨现在的反手拨球,引拍要高,板形要亮,要求在高点期击球,击球的纵轴线偏左一点点,向右前方挥拍,几乎100%的击打比例,才算合格。击打式的拨球,有利于后边拉球的发力,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几乎每一个拉球高手的基本功板形都是亮的,撞击式的拉球,比摩擦式的拉球威胁大得多。2.
乒乓球是一项对细微动作要求极高的运动,一些动作框架看似简单,其实核心技术都需要相应的细微技术作为支撑,如果体会不到这些,只是掌握个大致框架,那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球技永远只能小步慢跑,甚至原地踏步。
正手攻球,是几乎所有乒乓技术的“地基”,然而关于正手攻,业余的动作却是千奇百怪,地基都打不好,还怎么涨球呢?搜遍全网,找不到一个系统的正手攻球教程,今天小扬哥就把正手攻的全部流程系统梳理一遍,供大家参考!1.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可言,正所谓“砍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打乒乓球当然也是如此,对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了解,那怎么可能打好。第一规律:宁远勿近尤其在接发球时。为什么?因为站位稍远,长球不会被“顶”着我,短球我可以上步。为什么站位近就不科学呢?因为:“上步容易退步难”啊!
原因就是正确动作没变为本能就去打球,打球嘛内心本能就会追求上台率,导致之前的“好手感”和固化坏习惯再次占据上风,练过的正确动作也会随之灰飞烟灭,再练再忘恶性循环,通过训练和学习发现,虽然做不到闭关修炼,但是有三种动作用纠枉过正感觉去练,也许会延缓一下灰飞烟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