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历代古为典,五行之间的关系,古人用相生相克来表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均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相和相好等含义,火的延续需要添柴加木,所以木生火,火热能焚烧木,木被烧后成为灰、而灰就是土、所以火生土、金是在矿石中采炼的、而矿石一般在有山的地区,山则是土聚成的、所以土生金,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也为水,所以金生水,木的成长需要水的滋润,所以水生木。
五行还配合着五德,五德,也叫五常,即是仁、义、礼、智、信,树是温暖的,树木一年四季是常温的,与仁德相类,所以木行性格的人有仁德,有恻隐之心、慈悲心,看到他人受苦,他的内心会非常悲怆、怜悯,悲天悯人,是偏于外向型的,是具有豪放性格的优点。
五行:就是我们常见的金、木、水、火、土;冬天很寒冷,自然界中有下雪的现象,地面上的水变成了冰,除了雪是白色的,其他物质都是黑色的,这就是黑水的由来;水为冬季,滋润了春天的木,被夏天的雷击中产生了火,也就是夏天属火的由来,火把树木烧完了变成了灰土,这就是土的由来,人们在驾驭火了之后
天干地支本来是前人用于记载时间所用,后来也应用于命理、六爻等,天干地支的关系来源于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的某种哲学概念,是古人认识自然的某种朴素的唯物观,既然世界万物皆有阴阳五行,那么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