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4日,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文促会主办,李祥霆艺术研究会承办的“2024北京公园艺术季”——中轴非遗文化雅集之大艺术家专场·赵晓霞“中和韶乐”古琴音乐会在天坛神乐署成功上演。同台共奏:王雯 王丽萍 刘璇 秦祎 夏钰琳 赵群 郑璎桐 高登芹 闵晓靓 蔡碧滢 冯思睿 仇玉巧 夏弘珊 安英 张可荞。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今天是大年初一,天坛公园内处处可见红火的节日装饰。“过年好,您这边入园”“给您拜年啦,祝您在天坛游览愉快”。公园北大门,头戴“小龙帽”的天坛公园工作人员佩戴红围巾,一边协助游客刷卡入园,一边向游客送上新春祝福。
端午假期,天坛公园将推出非遗体验游、中轴深度游、线上音乐会、文创伴手礼等四大类8项活动,陪伴市民游客乐享端午假期。畅游天坛中轴线,聆听“天坛传说”非遗故事端午假期首日正值“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拥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鼓楼上的击鼓报时表演。(武亦彬 摄)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代表团佩戴的北京雨燕徽章格外吸睛,成功“圈粉”。作为北京城最早的“原住民”之一,北京雨燕生活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中,是古都特有的“活态文化”。
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节假期,天坛公园筹备了六大类共24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1月26日,“鱼跃新春 盛展天坛”迎新春吉祥艺术瓷器展在天坛公园率先拉开帷幕。此次展览以“鱼”为艺术主题,寓意“年年有余”,展示了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题:音符连中外 沿北京中轴线听古老乐声新传中新社记者 徐婧北京天坛公园有一支20余人组成的雅乐团,每逢传统节日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和观众见面。今年中秋夜,雅乐团在线上开设宫廷音乐专场,为各地观众演奏从明清传来的声音。
记者从天坛公园了解到,春节期间,天坛公园将推出“非遗”体验、韶乐展演、游园互动等6类24场文化活动。其中,“鱼跃新春 盛展天坛”迎新春吉祥艺术瓷器展今天率先开幕。展览以“鱼”为艺术主题,展示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4东城文化月今天(9月3日)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坛公园神乐署启幕。在本届文化月活动中,全区推出古都风华、辉煌历程、雅韵东方、时代新风文化探访路线,展现融通古今的独特魅力。另外,全区还将举办2024古建艺术季等60项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任珊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便有祭月、赏月等民俗。在中国人心中,圆月一直被视为团圆的象征。天坛公园延续中秋“云”赏月活动特色,今年继续推出“韶韵祈福升月华”——第三届天坛中秋赏月之夜直播活动。
据市公园管理中心介绍,自2月2日农历小年开始,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将陆续推出“新春赏花、名园送福、文艺展演、文展迎新、非遗体验、龙年云游、红色追忆、乐享冰雪、元宵闹春”等九大类、80余项活动。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徐婧) “古乐和流行音乐的风格不同,我喜欢古乐是因为它听起来让人心情舒畅。”13日晚,小学五年级的张漠涵和姥姥走进北京文博交流馆,聆听数百年历史的智化寺京音乐。13日晚,北京文博交流馆在智化寺举办“闻悟京音——2023年智化寺非遗音乐荟”活动。
在东城,大街小巷皆是新春“惊喜”——福运新祈,在古刹之音中许下新年的美好愿景;趣意新游,投身于热闹非凡的春节主题非遗活动;雅韵新艺,沉浸在非遗与传统文化的展览演出里。福运新祈线路一:天坛→智化寺→故宫博物院。早上7:30,搭乘地铁5号线或8号线到天坛南门站。
在天坛公园存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明代鎏金铜编钟,这件鎏金铜编钟历经王朝的更替,也见证了天坛的兴衰。1918年元旦,天坛终于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入门券银元三角。这次开放标志着天坛从皇家祭坛开始转变为公园。名园易建,古木难求。
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一条跨越7个多世纪、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宛若一曲波澜起伏的乐章,用跳动的音符将古代的智慧与时代的活力串联起来,见证着中国都城营建传统的壮美秩序,滋养着一个伟大民族的文明血脉。
肃然而立,双手恭擎玉杯,举杯朝上,接天地之精华,取日月之灵气,迎蛇年好运;举杯朝右,敬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远道而来的客人,共庆美事发生;举杯朝内,以美酒敬自己,凝聚600余年历史气韵的第一杯美酒,在新春之际开启美事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