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农村老家,经常使用毛驴拉磨,在拉完磨卸下毛驴时,毛驴总会痛快的打几个滚,折腾几下,才会罢休。这种事情可不是见过一回两回了,而且不光是毛驴,骡子,马都是一样的。后来就流行一句话“驴打滚的利,利滚利”,形容过去的高利贷。偶然拍到的,两头骡子干完活,在地上打滚。
80年代的农村,耕地拉车全靠畜力,那时候拖拉机、汽车很少,乡村的道路也都是土路,坑坑洼洼,旱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我朋友家当时买了头骡子,个儿大力气大,拉边套很好,很听话,买的时候卖主多次叮嘱:这头骡子啥都好就是拉车不驾辕,犁地不领墒,千万要记住,否则出了事故概不负责。
如果让你在所有的家畜中评选出一位劳动能力最强、最能吃苦耐劳的“优秀员工”,你会选择谁呢?说起骡子或许大家并不陌生,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家家户户基本都有几头骡子,它们吃得不多,脾气很好,而且在做农活时的耐力也比牛、马这些家畜稍好,并且相比于其他用来做农活的家畜,驴子更容易被人类驾驭和驯服。
□苗见旭“爷爷,骡子长什么样子?它是马吗?”孙子放学归来,进屋就问。突如其来的提问,使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我想起了骡队,耳畔响起了骡铃。细长如绳的山道上行进着两队骡子,一队朝山下走,一队向山上行。霞光里,宛如两条蚰蜒相向而行。
骡子是马和驴远缘杂交的后代,马骡一般高于驴骡(駃騠),它们都有很强的杂种优势。骡的适应性非常强,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耐热性、耐劳苦性、抗病力都比马好,但耐寒性和夜牧的能力不如马。俗话说“铁驴、铜骡、纸糊的马”,就是说骡子的体质强于马,弱于驴。马骡还是驴骡?
牲口屋故事 文|陈希瑞牲口屋,顾名思义,是指专门用来喂养牲口的地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胶东农村大集体时,每个生产队都有这样的牲口屋。那时,生产队里的几百亩田地都要靠牛来耕作,春种秋收,夏耘冬藏,耕田耘地、拉土送粪,样样农活都离不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