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机器人“小五”在测试时与老人们互动。据介绍,目前“小五”还是原型机,处于迭代升级阶段,未来将具备给老人取快递、抱老人起床、协助老人参与活动等多项能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逐步推动着“养老”升级为“享老”。
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如何赋能养老产业引人关注。目前,已有喂饭机器人、康养机器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适老化科技产品被用于照护失能老人,成为传统亲情养老模式的补充。
78岁的张阿姨,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去年花15万元购入了一台日本进口的养老机器人。"机器人会定时提醒我吃药、喝水,还能检测我的心率和血压。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会陪我聊天,教我使用智能手机。"张阿姨说,"刚开始我也担心操作不来,但用了一段时间发现很简单,现在已经离不开它了。
在一个养老院里,惊现机器人在给老人喂饭,还能打扫卫生,从远处一看那就是“活脱脱的人”啊。上海不愧是一线发展城市,就连养老院的“陪护”都和别人的不一样,在福山老年公寓内的大厅里猛然出现一个白色的身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面对巨大的养老人力资源需求,除了人才队伍建设,机器人、智能设备也不断涌现。陪伴、康复、护理……这些原本由人来进行的养老工作,现在,越来越多地有“机器人”参与进来。这些机器人好使吗?企业研发到什么程度?老人、养老院、护理员使用后的反馈怎么样?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实地走访。
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2月11日报道西班牙《国家报》网站2月9日发表题为《照顾老人的人形机器人:中国应对人口问题的对策》的报道,报道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养老领域政策的国家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邓浩 上海报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变量的人口,老龄化——这头“房间里的大象”越来越近了。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