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州市科技局了解到,该局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集中力量打造“广州科技大脑”,搭建服务科技企业成长发展的“数智”平台。近日,“广州科技大脑”再次迭代升级,装入AI“大脑”,启动“服务十找”,实现政策服务一键订阅一站赋能。
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一堂生动有趣的人工智能课,可以怎么开展?6月5日,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大学城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电化教育馆主办,约150名广州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教师就人工智能跨学科的教学展开了丰富的研讨。
如何聚焦大数据、大模型、算力赋能千行百业?12月6日,2024广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成果供需对接活动在广州举行。政府部门、高校院所、链主企业、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超5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寻发展机遇。
11 月 14 日,2024广州文旅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暨第九届羊城粤剧节新闻发布会在广州粤剧院举行,系列活动中“AI游广州智慧数据平台”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微信公众号上线测试,其将为旅穗游客提供互动问答、行程定制、时尚旅游玩法等智慧出行服务。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举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发布会,启动全省中小学校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实验区工作,并与9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人工智能+教育”(下称“AI+教育”)领域开展合作,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路径。为何建设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实验区?
图为广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嘉宾和人形机器人互动。南方日报记者 张令 摄DeepSeek横空出世、机器人亮相春晚舞台、《哪吒2》特效惊艳四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风起云涌,成为当下“热词”。放眼广东,一场场重要会议频频提及AI、机器人,释放出重要信号。
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广州科技与产业界的重要主题词。当前,广州正推动各个概念验证、中试平台建设,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评估后转化机制,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培育专业化成果转化机构,推动“技术经理人”制度建设。其中,利用AI技术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也成为广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亮点。
来源:广州日报 全市共培育31个人工智能产业重点载体(19个科研机构+12个产业园区),形成“一核牵引,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一核”指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多点”指广州珠江沿岸高端产业园以及分布在全市的数字化园区、龙头企业、灯塔类工厂、智能化车间。
·开栏语·干字当头拼经济,再造一个新广州。2025年广州两会于2月19日-2月23日举行。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哪些热点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州如何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2025年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密码”何在?
2月14日下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分享履职故事,直面社会热点,提出意见和建议。近期,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火爆全网,对全球AI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们纷纷围绕发展人工智能建言献策,期待AI与各产业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月广州,羊城花韵。花开之际,我们诚邀您踏上一场与众不同的赏花之旅,体验AI创作带来的全新感官体验。AI音乐,唱响四月旋律根据四月广州的赏花打卡点,AI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音乐。悠扬的乐曲伴随着花香,让您仿佛置身于一场春夏音乐会,感受自然与科技的和谐共鸣。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魏彤 实习生赖恩馨 广州报道出入门禁、移动支付、安全认证…...随着AI大模型的进步,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深入包括软件业在内的各个领域,成为了人机交互、身份识别等众多领域的重要工具。相比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司空见惯,大家对商品的“人脸识别技术”了解多少?
在广州,人工智能的“魔力”正加速显现——因为AI的介入,原本需要4至6小时的参数提取工作缩短至几分钟;输入关键词,只需几秒钟就能生成多张设计图。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注入新动力,绘制出智慧生活的美好图景。
人才只有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才能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8月21日,记者获悉,为提升人才要素流动便利度,广州市人事服务中心继去年率全省之先推出24小时流动人才档案AI热线服务之后,持续创新“人工智能+档案”服务模式,畅通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流动渠道,激活新质生产力人才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