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腊月大集更是将氛围感直接拉满。本期《听·见》聚焦大集中特殊的群体——“跑江湖”的赶集人,他们的摊位并不固定于两三个大集,而是带着自己的营生从一个镇跑到另一个镇,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在位于青岛李沧区东小庄的大集上,记者偶遇29岁的马辉辉。
邛崃的小镇,依崃山、靠邛水,竹海里藏着古道,茶田上连着古迹,浓郁古朴的气息里浸润着山回水转的灵动。这是一种民间习俗,既调配着乡村的日常丰俭,也是乡村交际的重要方式,在老一辈人的心里,那是与生活息息关的场景。
随着春节临近,大家陆续回乡过年。作为春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在老家赶一次农村大集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新选择。眼下,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又有哪些新变化?一起去山东临沂看看。从“赶集”到“逛集”老集市焕发新活力一大早,记者来到了位于山东临沂市沂水县的农村大集。
依靠社交平台上“济南郊区赶集攻略”的指引,济南市民彭娟牵着女儿的小手融入莱芜区寨里大集的人流中。她说:“大集承载着乡愁。想起小时候牵着父母的衣襟赶集,满眼的好奇与期待,这也成为我内心最温暖的乡村记忆。”阳光普照,薄雾尽散。
在网络的便利化下,许多年轻人打开直播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集市,进行“沉浸式赶集”。而在屏幕之外,当代年轻人乐此不疲地涌入集市,在人间烟火中享受一场抚慰心灵的“精神按摩”。年轻人扎堆的农村大集如何形成?又在地方社会网络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