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袁隆平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长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揭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之后,聂荣臻、华国锋对杂交水稻大力支持,袁隆平成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种田人”——中国一半以上的农田都种上了杂交稻种。
袁隆平院士去世后,西南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院门外的袁老雕塑前就陆续有人前来献花,一天之内这座塑像前的花海便铺到了主道路上,而献花的人还络绎不绝。这座塑像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它的创作者王林,现在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杨洁规 杨斯涵 图/视频 何佳洁 刘品贝 王珏 通讯员 李承夏 11月15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
上午10时,袁隆平铜像落成揭幕仪式活动在海南三亚市海棠区水稻国家公园袁隆平纪念园举行。据介绍,建造袁隆平铜像,旨在深入宣传袁隆平科学精神、南繁精神,宣传海南三亚在南繁育种中的贡献以及对海内外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追忆和感谢袁隆平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的巨大贡献,传承弘扬他朴素务实、深耕大地的劳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