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边缘可能正在经历“黏性变形”过程,这种结构性变化为揭示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地球内核位于地表以下约5000公里处,被引力锚定在熔融态外核中。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地球内核是一个固态球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地球固态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里被探测到可能发生过变化,这些变化似乎发生在地球内核表面的附近,或可增进人们对其性质和结构的理解。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许多神秘而又不为人知的事情在发生。最近,科学家们对于地球内核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让人感到震惊!过去20年里,地球的内核悄然变形,这一发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和关注。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家人们,今天必须给你们分享一个科学界炸锅的大新闻!在过去整整20年里,咱们地球的内核竟在神不知鬼不觉地发生变化,关键是,谁也不知道为啥!这消息一出来,整个科学界都沸腾了!就在2025年2月11日,BBC等多家权威媒体同时报道了一项重磅研究。
《自然·地球科学》杂志1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里可能发生过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地球内核表面的附近。研究团队表示,最有可能导致这一过程的原因是,下地幔底部密度异常的牵引力,或是外核对流产生的拖曳力,但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才能提供更确定的解释。
据CNN2月10日报道,科学家们首次找到证据表明,地球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间可能发生了变化。BBC报道称,内核边缘的某些地方可能已经出现变形,而且变形长度达100米以上,这一发现挑战了人们对内核形态稳定的传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