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5年前起,魏大爷感觉自己走路有点“不得劲”,有时候是腿脚有点痛、有点麻,有时候是走路有些不稳,特别是左腿,但由于症状并不严重,而且也是间歇发生,魏大爷就觉得可能是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了,便没有在意。
很多人一艾灸就会上火。嗓子痛,眼睛干,唇舌起泡、口腔溃疡,甚至还会失眠、便秘…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常年失眠,阳浮于上,中焦又是瘀滞的,没办法引火下行,身体不通,艾灸没有吸收点,艾热在体表堆积,怎么能不上火呢?
艾叶是不错的中药,能内服,也可以外用,艾叶性温,能归脾经、肾经和肝经。把30~50克艾叶放在锅中,倒入15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左右,把艾叶去掉,然后药液倒入洗脚盆中,双脚放在盆子上方熏蒸,水温降到50摄氏度时再泡脚,能辅助治疗咳嗽。
《扁鹊心书》有言:“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可见,从古至今,艾灸都是祛病延年、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但不少朋友虽购置了艾灸条、艾灸盒和艾灸相关书籍,却在面对疾病时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搭配穴位使用。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艾灸最好用的十个穴位,一定要记住。
这样艾灸,永不伤阴1.避免晚上艾灸晚上艾灸偶尔几次无所谓,但是长期这样就伤阴了,最迟要在23点前完成艾灸,因为23点-1点是子时,是自然界和人体阴气最盛,也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这时睡觉最利于”养阴“。而艾灸生发阳气,此时还灸影响睡眠、养阴。2.注意灸量儿童、体弱者、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