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看看两件文物数字藏品。其实数字藏品的发售是一种学习过程,无论是勾连过去的岁月,还是展望未来的世界,都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比如说,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前已经播出了两季共50集,在每集5分钟的时长内,纪录片采取与观众平视交流的姿态,让国宝活了起来,观众对文物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坐标进行了无限超链接,他们被反差萌到、被文物故事触动,国宝一改不可接近、束之高阁的威严感,用最亲切时尚的语言与观众对话,因而打破了固
从国宝读懂中国,随国宝畅游古今。《中国国宝大会(第三季)》首期节目将带大家追寻青铜之光,走进《吉金铸史》。本期节目由三位嘉宾坐镇,分别是原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唐际根,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他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求真务实。通过国宝讲述历史,解读文明。
各位朋友,小编最近发现了一个每季均分超过9分的小众纪录片(目前更新到第三季)——《如果国宝会说话》。这片堪称纪录片中的“泡面番”,因为它每集只有5分钟。但是却能在这5分钟里将高密度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等知识点深入浅出地给观众交代清楚,最后还能进行一个小小的升华。
历数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基本是一种高雅和冗长的陈旧模式。这自然有它文化坚守的可贵,也有远离大众的缺憾,从而使好的纪录片难以得到广泛的传播,也使大众失去了接受好题材、好故事的机会。在这一点上,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做出了很好的探索。
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宣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共同实施的国家涵养工程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推出跨年特别呈现,于2022年12月30日-2023年1月7日,每天19:55档在CCTV-9献映。
为进一步引导推动有声读物创作生产,以精品向建党百年华诞献礼,今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申报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项目的通知》,并于9月正式启动评审工作,面向全国出版机构和有声内容制作机构征集评选优秀有声作品。
2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2024年云听内容产品发布会,41部有声精品以全媒体形式展现总台广播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澎湃活力。本次内容产品发布分为“国声”“国典”“国风”“国藏”“国潮”“国光”六个篇章。“国声·山河弦歌”篇章推出3个融媒体产品,探寻中华文明,抒怀中国气象。
长音频来了,你会听吗?在今年世界读书日举行的一场线上发布会上,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长音频战略,同时推出长音频新产品——“酷我畅听”,推介内容包括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治愈系节目《程一电台》《蕊希电台》,大热网剧有声书《庆余年》等,自有节目《榜样阅读》《国宝的奇妙之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