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的好汉山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开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好汉山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核心区主要包括明长城小元峁段遗址,距清水河县50公里,距呼和浩特市160公里,其中的明长城小元峁段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4日电 题:探访清水河明长城守护者:“这是我心底的自豪”中新网记者李爱平图为入冬以来的清水河明长城。 刘荣供图一周前,刘荣开车探访了距家乡约60公里的清水河明长城。一切完好,他没有发现破坏长城的事情。
来源:内蒙古日报 推进“四普”、完善“四有”、加强研究阐释和省际合作……2月18日召开的全区推进长城等重点文物保护工作会议透露,今年我区在长城保护利用上措施力求全面有效,让内蒙古长城更加广为人知,可感可游。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长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有着丰富的长城资源,是讲好长城故事、弘扬长城文化的物质基础。在呼和浩特,经常会有和长城有关的主题活动,通过专家、学者们的讲座,让市民们更加了解身边的长城文化。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不过老牛湾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位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西南部坐落于山西、内蒙古黄河大峡谷的核心区域及黄河“几”字形弯曲的中心地带老牛湾是黄河与长城唯一“握手”的地方蜿蜒于陡峭山崖上的明长城与黄河在这里交会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今天一起看看老
长城,是民族融合史诗最直接的见证者。它曾目睹“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金戈铁马,也曾聆听“金鞭骄踏桃花马,共逐单于入市场”的商队驼铃。兵戎相见千余年的农牧界限逐渐消遁,而长城沿线书写的壮丽诗歌依然延续。总长度逾2.
万里长城长又长,长城脚下是故乡。深秋时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古老的明长城在山峦间蜿蜒盘桓,长城脚下的百姓忙着收获谷子、高粱等农作物。外面的世界在快速变化,时间仿佛在这里故意放慢了脚步,农耕文明在长城脚下延续。今年63岁的碓臼坪村村民李福珍,对长城再熟悉不过。
初夏,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明长城小元峁段。极目远眺,墩台、城墙在绿意盎然的山川之间曲折蜿蜒,沧桑古朴中透着静谧厚重。清水河县明长城位处万里明长城的中段,全长155公里,占内蒙古明长城的17%,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内蒙古现存明长城保存最好的一段。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以明代长城为界,与山西省右玉县、平鲁区、偏关县接壤。清水河县境内的明长城遗址是万里长城的中段,也是内蒙古境内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最具历史价值的一段,它与黄河在这里“拥抱相会”。
老牛湾长城与黄河“拥抱”处秀美风光。 (资料图)清水河县的明长城小元峁段附近,工匠在用传统方法制作泥砖。包头石拐区,战国赵北长城遗迹,长城断面上夯土痕迹清晰可见。长河浩荡,长城逶迤。黄河,冲刷着黄土地,哺育着中华儿女;长城,穿过崇山峻岭,凝聚着爱国情怀。
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口子上村的四公主德政碑长城脚下的口子上村口子上村五眼井遗址近日,央视综艺节目《山水间的家》来到呼和浩特进行录制,撒贝宁、吴奇隆、梁鸿来到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实地探访美丽乡村新貌,感受这里的历史风俗。山水间的家让人憧憬,长城脚下的家一样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