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石窟,凝结人类智慧,汇聚多元文化,记录文明交流。作为石窟遗产大国,中国石窟璀璨如繁星,散落中华大地,串联中华文明发展足迹,勾勒中外文化交流图景。中新社“东西问”自6月27日起特推出“中国石窟”系列策划,带读者穿越古今,一眼千年,领略中国石窟之美,洞见文明互鉴之光。
作者:刘 真 在井陉县天长镇西部,晋冀交界的太行山腹地,有一个古朴静谧的村庄——小龙窝村。这里古风尚存,朴素自然。位于村北的龙窝寺遗址依山偎崖,虽然许多古迹在历史的流转中已湮没不闻,但在陡峭的崖壁上留存的众多摩崖石刻,却在向世人讲述着曾经的沧桑。
龙门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首,河南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内外都享有美誉,也许是龙门石窟太过耀眼,武则天曾钟情于此、也许是洛阳历史文化“百家争鸣”,天堂,明堂等隋唐遗址“争奇斗艳”,一些小众古迹得不到重视,这其中就有除龙门石窟以外的十大石窟,它们共同形成了洛阳璀璨的石窟文化。
澎湃新闻获悉,国家文物局今天印发《“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通知,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深刻认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实施“石窟中国”保护工程等,到2022年,石窟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重点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风险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奋进新时代 美丽石家庄##头条带你乐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 2千米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000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连日来,四川乐山五通桥区疑似发现乐山大佛“原型小样”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关注。该消息称,与乐山大佛同一年代凿刻而成的老龙坝村石窟寺内,K7号“坐佛”(以下简称“7号坐佛”)与乐山大佛的坐姿、服饰、人物相同,疑似乐山大佛原造型小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