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令”明令禁止“限高”人员乘坐飞机,然而还是有票务公司堂而皇之称可为他们提供出票服务。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调查多个平台发现,不少票务公司在其社交平台账号或短视频平台发布可为“限高”人员出票的推送或视频。记者以“限高”人员身份咨询,相关公司均表示可出票。
作者:冯海宁近日,记者发现短视频平台频出“限高令新政”的相关视频,称“有内部途径,被限制高消费人员不用还款也能正常买机票、高铁票。”视频发布者中,不乏有被认证为律所及法律咨询公司的账号。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新政”一说实属谣言,视频中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网上各大短视频平台出现很多关于“限高令新政”的相关短视频,称“有内部途径,不用还款也能正常买票,可解除“限高令”出行限制”。这些视频发布者不乏有被认证为律所及法律咨询公司的账号。
武昌法院“限高令”即限制消费令,是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采取的信用惩戒措施,被执行人没有按期履行法律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其高消费活动进行限制。然而,面对限制消费令,有的人却心存侥幸,试图通过其他手段规避法院执行,最终落得被罚款、拘留的下场。
“限高令”明令禁止“限高”人员乘坐飞机,然而,近日,两条新闻呈现的事实反其道而行。一个是两名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令多次出国、出境,出入高档酒店,还直播炫富。另一个是,有票务公司堂而皇之称,可为“限高”人员提供出票服务。多平台出现规避“限高令”的购票攻略。
一般来说,被列为“限高人员”的,不得有包括乘坐飞机等高消费行为。然而,2023年5月,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单位向青浦法院发来提示信息:“被青浦区人民法院‘限高令’限制购票的失信被执行人陈某,已于3月乘机往返澳门。”“限高令”之下,失信被执行人乘机出行绝非个例。
“限制高消费令”按照目前通常的理解,是指:在民事强制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对负有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并配合媒体曝光、社会监督、举报有奖等措施,在义务未履行前,限制其高消费行为,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的一项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