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少长寿的动物都有一个共性:慢。以最长寿的脊椎动物格陵兰睡鲨为例,这种能活400岁的鲨鱼终生在冰冷的海水中缓慢游动,体长一年仅仅增长1厘米。此外,从象龟到弓头鲸,很多长寿动物的新陈代谢都较为缓慢。不过,新陈代谢与寿命的关系并不总是如此清晰。
人类的标准体温是37℃,这是我们从初中课本上就学到的知识。然而,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的体温很久都没有达到37℃了?经常是36℃~37℃的区间内,这正常吗?一、37℃的标准体温已经成为历史?人类正在“凉凉”人体的平均温度正在持续下降?
近几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人们出入公共场合测体温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事情了,只要有人体温超过37.3℃以上,就要去做核酸检测来排查新冠肺炎。在我们的认知里,体温是一项衡量身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体温低于36℃就属于体温过低,高于37℃就是发烧。
然而近几年有不少研究发现,近百年来,人的基础体温在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2020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和她的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eLife》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比对了1800年间9万多名军人体温报告和现在体温现状对比后发现,男性的平均体温从37.2摄氏度降到了36.6摄氏度,这一情况在女性中也有同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