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美籍华人,教授、学者,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黄仁宇似乎注定了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有人感叹在二十世纪最后十余年间,一名华裔历史学家、美国的退休教授,竟成为史学界在中国大陆影响最大、名声最著的一人,也真算是一个“异数”。
培育学生的大历史观进而增强历史自信,是“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党史教育常态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
来源:【中国教师报】为朝圣精神之巅,我行走于崎岖的山道,脚底踏过一级级书籍的石阶。有一天侧身回望,那无数石阶不禁使我咨嗟不已:《诗经》《楚辞》《史记》《李白诗集》《鲁迅全集》《胡适文集》《城堡》《喧哗与骚动》《百年孤独》《文明与野蛮》……不一一细数,此处省略了一些“石阶”。
夏日慵懒,地铁读书人都变少了似的。但其实没有,是我自己变懒。心里想着,要不把季度书单上的书从15种改为10种吧,给自己省点事。发布“北京地铁季度书单”满一年,这样的变化也是可以说得通的,太长的书单并不必然带来更多的读者。
作者:易扬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经有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千年以来,历朝历代、海内外的史学家们几乎都把北宋称之为中华文明的巅峰时期。根据清人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北宋人口已经发展到将近一亿,是盛唐时期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