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作为人们非常常见的一类生理以及病理表现,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过亲身体会,比如,当喝水太快,呛到时,往往就会出现咳嗽现象,除此之外,在疾病因素的影响下,也同样引起咳嗽不适,在中医看来,会导致咳嗽出现的病因有很多,外感病邪、内伤脏腑等,都囊括在内。
古今名医在治病的时候,往往都有个人独特的用药特色,比如说治疗咳嗽,都有一些特殊的中药运用。紫菀这味中药,用于治疗咳嗽的时间相当之早,在《神农本草经》中早有记载,紫菀的第一个药物用途便是治疗“咳逆上气”。
不少患者为了止咳,各种方法都用了,但就是不见好转,我有一个患者也是这样,抗生素、止咳药吃了不少,但咳嗽总是反复,有时还会有脓痰,我根据他的症状给他开了一个止咳化痰的方子,其中包含三种常见的中药,以这三味药为伍,组方配伍有宣肺止咳,燥湿化痰的作用。
本品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陶弘景谓:“其根数十相连,似天冬而苦强,但古异尔。”《本草图经》谓:“春生苗,作藤蔓,叶大而尖长,颇似竹叶,面青色而光,根下作撮如芋子,一撮乃十五六枚,黄白色,二、三、八月采,曝干用。”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由半夏、麻黄、五味子组成的角药,是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的核心配伍。方中半夏辛温燥湿,温散寒饮;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五味子收敛肺气,制约麻黄、(一宣一敛,调理呼吸气机)半夏辛散之性,防止辛散太过以伤正。三药配伍,温散寒饮、平喘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