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以育人工作凝聚共识、激励人心、引领未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并落实到学校管理、课程实施和德育建设的各环节,成就“万物并育、和谐共生”的教育理想。
提起刘良华,让许多媒体人和教育人都惊讶的点在于:一位大学教授,为什么愿意去中小学当校长?但在刘良华看来,这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读大三时,偶然接触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后,刘良华感觉,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老师很幸福,他的学生也很欢乐。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5年,注定是教育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教育强国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回应时代召唤,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样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是对“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践行,是对“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坚守,更应该是一场与爱同行的成全。
如何理解于漪精神?于漪精神怎样指导校长们日常实践、办好学校?……今天(9月2日)第三期上海市中青年校(园)长主题论坛上,10位优秀中青年校(园)长围绕“弘扬于漪精神 潜心教书育人”讲述各自的理解、实践与感悟,在生动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做有教育理想的追梦人。
对于教育家精神,每个不同层级、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学龄段的教育同仁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而现实却是,知道、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人比比皆是,成为教育家的却寥若晨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屈指可数,知易行难是普遍的现实。
“三代耀中耀华人要对得起每一个家庭的信任,将教育强国的初心延续下去,将教书育人的责任延续下去。本文原载于《留学》杂志总第245期文_刘煜编_李嘉祺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正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潭,众多有识之士开始探寻救国之道。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崭新内涵,不断铸就忠诚的基本品质,夯实自身专业根基,提升教师的道德操守,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教育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教师也必须是一群需要时时更新自我的人。新学期已经到来,作为教师,面对同样的教室,同样的学生,同样的工作,我们是不是还要用昨天的旧船票来登上这艘快速行驶的教育之船?《大学》里有一句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也许我这一生很平凡,但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深知自己从事的事业并不平凡……我愿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学生一程路。”前不久,在河南省商城县职业高中举办的“微光讲坛”活动中,教师雷玉婷讲述了这些年她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小故事都蕴藏着大道理,饱含着真情意,令听众动容。
新时代的中小学校长(书记)在办学实践中,怎样传承好教育家思想,建设好教师队伍?以鲁迅名字命名的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如何放大鲁迅先生“立人”思想,在“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谱系中建设好教师队伍?本期推介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叶燕芬的办学思想和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