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发布公告,《电动乘用车售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团体标准获批发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新能源车售后服务规范,该标准的出台将有效规范新能源车厂商售后服务行为、提升售后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及用户体验。
近日,海南省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发布,将于2021年1月15日开始实施。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经营者、售后服务流程、售后服务质量和投诉处理、紧急救援服务等要求,明确适用于海南省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两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经营者的售后服务。
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由海南省商务厅、海南省工信厅、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海南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等共同起草的海南省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日前发布,将于2021年1月15日实施。世纪公园电动汽车充电站,司机为爱车充电。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其售后服务市场成为新的增长领域。当前,规范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刻不容缓。期待随着《规范》落地,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能够跟上产业需要,为消费者带来优质体验。近日,公安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3.
但,最近新能源车却出了大问题,不少新能源车企面临着倒闭的风险,16万新能源车车主的车企倒闭了,失去了所有后续维护,车价一夜之间,直接就对半打折了,十多万就没了,这对很多这些普通车主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打击。
在动力电池售后难的背后,“短命品牌”现象如何避免?对于尾部新能源车企退市后,相关车辆质保服务难以得到保障的原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停产和退市会有多种原因,除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外,资金链断裂、现金流难以为继是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