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12月15日,高仙机器人四十万能级资阳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开工仪式在四川资阳临空经济区举行。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未来满产达产后将实现年产量4万台、年产值24亿元,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商用清洁机器人生产基地。活动现场。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2023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1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近五年全省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持续下降,2022年全省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比2017年下降64.9%,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基本遏制。
智能变道交通控制系统20克小木架承重数百斤立体沉浸式体感智能控制器天府早报记者郑其一个本身重量不足1两的木架,却需承受几百公斤的重物;虚拟现实技术和体感控制技术的强强联手,让使用者身临其境地对机器人、智能车等设备远程操控;智能云管家系统提醒你家中冰箱的存货可做出哪些营养美食……昨
日前,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四川首台全自主产权的双足式商用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天行者1号”采用全自主研发的高紧凑一体化关节及高鲁棒性运动控制算法,能应对各种复杂地形和环境。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段玉清 高杲回家能帮忙换鞋、生病会主动送药……最近,“成都造”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面世,其丰富的应用场景勾起不少人的无限遐想。随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涌入公众视野。
12月16日,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具身科技”)内,记者看到一台身高165cm的人形机器人完成了自主行走等动作展示。据悉,这是四川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一号,今日正式线上发布。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段玉清 文/图12月16日,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四川首个全自主产权的双足式商用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SKYWALKER I)。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王祥龙 见习记者 崔瑶【记者手记】3月以来,封面新闻启动“寻新记”——寻找新质生产力调研行系列报道,多路记者抵达广州、合肥、北京、陵水等地,走进企业、工厂、实验室一线,探访未来产业发展形势,对话行业专家,展现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城市密码,一幅幅壮阔的科技
“天行者1号”展示自主行走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吴茜 受访单位供图) 12月16日,成都高新区企业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线上发布,展示了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SKYWALKER I),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天行者1号”轻松完成了自主
结果点开十分无语:短短18秒的视频中,工业机械臂先是按照轨迹在侧方搬运原料向左移动,这位职工却在机器人运行轨迹上跨过产线进行移动桌子的操作,结果被机器人压在传送带上,机器人急停把人卡死,赶来营救的几个人束手无策。
微成都报道 北京时间1月8日,全球首台完全基于高通SoC的端侧多模态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通天晓”(Ultra Magnus),由成都高新区企业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加犀”)联合高通公司面向全球发布,在2025年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上惊艳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开栏语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作为知识、技术密集的产业区域,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了大批科技企业、创新平台,而由此汇聚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正是高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