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因为担心停训失去肌肉而感到恐惧?这是许多重训者最担心的问题。事实上,这种担忧引发了一系列理论。有人说,如果你跑太久,你的腿就会变成麻杆;有人声称,如果你在锻炼后30分钟内不摄入蛋白质,你就白练了;如果你去度假,一周不去健身房,你的肌肉线条就会没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到了一定年纪肌肉会快速流失机体出现力量和功能的减退导致人体站立不稳容易摔倒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寿命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肌肉是长寿的本钱缺肌肉比缺钙更常见也更危险01 过了这个年纪,肌肉就会快速流失30岁以后,肌肉就会逐渐开始退化,从50岁开始,便会大幅下降,肌肉萎缩、质量下降、
63岁的张大爷,近来感觉力不从心,爬楼费劲还经常踩空,甚至在家还会滑倒。退休前,张大爷是个喜欢运动的人,热爱爬山骑自行车,但现在,这些都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家人们担心他,带他去了医院,一番检查下来,医生诊断张大爷患上了“肌肉衰减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肌少症”。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过了一定年纪,肌肉就会大量流失,并且导致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人体全身共有600多块肌肉,一般来说,在40岁之前,肌肉的质量会逐渐增多,肌力逐渐增强,直到40岁左右时达到顶峰并保持,待50岁以后,人体骨骼肌的量逐渐减少、肌力逐渐下降。
人体由超过600块肌肉组成。通常情况下,人们在40岁之前,肌肉的质量会逐步增加,肌肉力量也会逐步增强,大约在40岁左右达到巅峰并维持一段时间。但是,过了50岁,人体的骨骼肌量开始逐年减少,肌肉力量也逐年下降。
在减脂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发现,想要变瘦且身材变得更好,需要做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脂,也就是在减掉脂肪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肌肉的流失,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些朋友会把减脂等同于减脂,他们会简单地认为只要体重下降就可以,所以在方法的选择上就会出现偏差,从而让自己在减掉脂肪的同时还减掉了一部分肌肉,不过相对胖而言,只要变瘦就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不是吗?
肌肉的重要性肌肉是重要的生命器官。从30岁开始,骨骼肌肌量达到峰值,此后每年减少1%-2%,骨骼肌力量每年减少1.5%-3%。肌肉功能下降可能始于35岁左右,50岁后开始加速下降,60岁后进展加剧,75岁后下降速度达到顶峰。什么是肌少症?
昨天下班后去买菜,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看到一位老人家坐在路边,佝偻着身子,干瘪瘦小,昏暗的路灯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觉得老人家不容易,所以把她剩下来的菜都买了,老人家很高兴,把菜递过来,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她的手臂非常纤细,皮肤松弛,没有什么肌肉含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了发现,自己似乎容易变胖了,并且减肥会变得困难,就算自己并不胖,身材也会慢慢地失去紧致的状态而变得松弛无形,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肌肉的流失,除了身材的改变以外,肌肉的流失还会给我们带来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等等,并且这些问题年龄越大越明显。
68岁的陈大爷是一名健身爱好者,每天都会坚持锻炼,上个星期还在市中心商场里的健身房办了一张健身卡,但是在健身房练了一年之后, 陈大爷发现自己的肌肉越来越小了,以往训练时用的25公斤的哑铃,现在连拿起来都十分费力。
肌肉流失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显现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肉质量和力量逐渐减少,这不仅会影响身体的健康,还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能量消耗。因此,了解导致肌肉流失的原因以及如何对抗肌肉的流失,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至关重要。
很多人会以为老年人干瘦是年纪大后的正常变化,但要提醒大家,这其实也可能是因为“肌肉减少症”引起的症状。人体肌肉会随年龄增长产生动态变化,40岁前,随着身体发育生长,肌肉的质量会达到峰值,到50岁以后,就开始步入下滑阶段,研究发现,50岁以后人体肌肉以 1%-2%的速率不断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