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疫苗接种是病毒性肝炎最为有效的预防。目前乙肝疫苗已纳入我国儿童免疫规划范畴。今天是世界肝炎日。说到肝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传染”,继而心生恐惧。患者一是害怕传给亲人朋友,也怕被社会歧视;二是担心进入“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
南海网7月27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 实习生 陈龙)今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那么,生活中得了肝炎有啥症状?该如何科学防治肝炎?如何科学护肝呢?
本文导读:急性肝炎之所以命名为急性,则是因为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但如果及时治疗可被完全有效治疗。急性肝炎在临床上的症状有这两大类。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急性肝炎症状1、急性黄疸型肝炎:(1)黄疸前期:多缓慢起病,”发热”轻或多无发热常出现关节痛、皮疹。
在医学上,我们把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两种,两种不同情况的急性肝炎,在患者身上表现的症状也是不同的。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1、黄疸前期:急性肝炎患者会有低烧、关节痛、皮疹等表现。常见乙肝的症状表现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
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倡导全社会重视病毒性肝炎的防控,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主动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感染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明显增多,免不了在外聚餐,接触不洁食物的机会多了。不控制饮食,不注意饮食卫生,胡吃海喝,都会给戊型肝炎的传播带来了可趁之机。甲肝、乙肝,是大家了解比较多的病毒性肝炎。但你听说过戊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