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被查出有肺结节。那么,肺结节究竟有多少会最终演变为肺癌?什么样的会演变成癌,又需要多长时间哪?肺结节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范围,那些微小的凸起小疙瘩都称为肺结节。部分肺结节生来即为良性,那又是怎么形成的哪?
(病例资料2018年)金华浦江的柳某,单位组织体检时发现右肺下叶背段有一小磨玻璃结节,因有亲属在金华市人民医院工作,找到了我,让我看看这片子,结节考虑啥?以下为当地的CT片图像: 可见右肺下叶有一小的磨玻璃结节,边缘稍模糊,中间有少许实性成分。
2022年7月份,43岁的冯女士查出了肺结节,报告上显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可见一混合磨玻璃结节灶,大部分边界尚清晰,大小约为1.9cm×1.4cm,其内实性成分长径约为1.0cm×0.5cm,可见血管及支气管穿行。
现在很多人体检的时候都会发现肺结节,可能有的接受了手术治疗,有的继续随访观察。有的人手术以后,病理结果是“原位癌”,而有的是“微浸润癌”,毕竟心理上总会谈癌色变,那么这几个名词,“原位癌”、“微浸润癌”、“浸润癌”,同样都有“癌”字,虽然都是癌症,但是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前言:我们经常说查出肺结节,如果是磨玻璃密度的,风险就低能随访,不急着处理。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例,结友最早发现时是2021年12月,当时是纯磨玻璃结节,按当时的密度肯定是可以随访的,但到了2023年1月时复查,其实病灶已经有进展,变成大部分实性的了,那时候其实已经可以考虑干预了。
今天“照例”是“拒绝手术”,而且是接近微浸润的原位癌,原因很简单,初次发现的情况下都是可以“拖一拖”,不着急手术。随访半年,等待这个原位癌“继续发展”,若是到了微浸润就直接手术处理,还是原位状态就继续随访即可。
现在很多人体检都会发现肺部结节。很多只有3-4mm。我在门诊上,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病例。这样的结节到底,有没有危险,应该如何处理?今天我就基于一个病例,来聊一聊这个话题。01病例分享这是一个44岁女性。无吸烟史,父母无癌症史,哥哥前几年切除1.1cm肺结节,病理为原位癌。
#健康科普##来点儿干货##呼吸健康保卫战##生命摆渡人#前两天一位结友给我来了一份感谢信,这位结友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前后随访了四年,最大的一颗磨玻璃结节的尺寸是7mm,CT值-325HU。
说到磨玻璃结节的发展,这我们专门做过一篇科普,是关于《磨玻璃结节发展至浸润性腺癌过程和特点》,在文中我专门针对磨玻璃结节的发展进行了科普:磨玻璃结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肺原位癌→微浸润性肺腺癌→浸润性肺腺癌;
通常在发展的过程中,磨玻璃结节尺寸逐渐增长,出现实变灶,由磨转实,最后发展到肺癌完整的样子。我直接给出了结论,现在的结节需提高关注,目前结节已经60%原位,40%微浸润腺癌,心理压力小就随访,心理压力大也可以手术,看个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