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 图片来自网络1943年,是盟国对“轴心国”战争进入转折阶段的一年。在各个战场,盟军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尤其是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遭到了自组建以来从未有过的惨败。消息传到重庆时,激起了民众的一致欢呼,对取得抗战胜利的期待更加殷切。可这一切,都让军统头子戴笠无感。
1938年5月,徐州会战期间,土肥原贤二部突然闯入豫东地区,国民党中央决心对这支孤军深入的部队予以歼灭性打击,蒋介石令薛岳为豫东战场总指挥,以七十四军会同六十四军为东路军,沿铁路两侧向野鸡岗和贺村等地进攻,王耀武的五十一师作为本次会战的主力参与三义寨方向的战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书卷史韵编辑 | 书卷史韵戴笠国民党著名情报头目,以其深不可测的策略和行动影响了抗日战争的多个重要转折。
何应钦是黄埔系第二号人物,在国民党内的声望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是这样一位军政大佬却一直受蒋介石排挤,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退出了国内政治和军事舞台,其主要原因是何应钦曾在蒋介石最为需要他的时候两次背叛。
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起初是为了提高中央军中下级军官作战水平,后来围剿中央红军接连失利,国民党痛定思痛总结失败的教训,认为中共善于搞阶级斗争,团结力量一致对外,而参与围剿红军的各地军阀,不仅作战能力差、素质良莠不齐,且毫无大局观,经常坐山观虎斗、保存实力,无法集中力量从而给红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专机由青岛飞往南京。但是,南京方面迟迟没有接到戴笠抵达南京的消息,蒋介石听说后,如同热锅里的蚂蚁一般,急不可耐,作为军统局的最高负责人,戴笠掌握了太多的秘密,如果他被共产党人抓获,后果不堪设想。终于,一条消息传来——一架美国飞机在南京江宁镇岱山坠毁。
我听了戴的叙述,又看了谈话记录,所 以到现在还记得一个大概。有一次戴在南京当着郑介民、 余乐醒和我一批人夸口说:“双十二事变,我敢于飞入虎穴, 把握在宋家与张氏父子的姻戚关系,以及我与汉卿的私交玩友关系,但下定决心,关键在于宗南来电。”
1946年3月17日,戴笠在飞往南京的途中,因飞机失事,殒命南京西郊岱山。戴笠死后,原属他领导的军统、中美合作所、“忠义救国军”等20万之众,因日本投降,二战结束,不再需要协同盟军在太平洋作战,必然要另寻出路。
披露了东北战局的一些真相,在场的军队界代表与东北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起身高呼:“杀陈诚以谢国人!”其中最彪悍的还是来自东北的代表张振鹭,此人不顾蒋介石的体面,大肆批评陈诚,嘴下毫不留情:“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我们建议蒋主席演这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