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六七千年至三四千年间,人类突破了数百万年的蒙昧和野蛮,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东亚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先后跨入了文明的门槛——建立起大家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国”。
我们的文明起源发展模式跟西方不同,不符合文字、铜器、城市这样的西方标准。而“从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中概括出来的‘三要素’,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文字是最受关切的文明要素之一。“如果将中国文明拉到‘三要素’的标准下,我们最弱的一项元素就是文字的出现相对较晚。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围绕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策划了系列宣讲。
央广网北京6月11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从事考古工作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馆员邵晶,和考古队员们一起,发掘出距今4000年前后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都邑性城址——石峁遗址,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添砖加瓦。
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的遗产区面积达1433.66公顷,遗址类型包含了城墙、墓葬、祭坛、宫殿、水系、水坝等丰富遗存,历经5000年沧海桑田,它仍被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成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实证,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城市文明遗迹。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哪个区域最先迈入文明社会?哪个地方的文化又先后影响到了大半个中国?哪个地方又是江南文化的根脉?答案都指向同一个地方——良渚。2019年,良渚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申报过程中,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自1936年发现,1959年命名,对良渚文化的考古研究已持续了80多年。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在没有金属工具的年代如此精密细致的神徽是如何雕刻完成的?苍碧礼天,黄琮礼地良渚玉器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最美的玉、最大的城良渚为何被称为5000年前的超级城市?处于暴雨中心的良渚人又怎样抵御住千年的惊涛骇浪?申遗成功良渚文化如何被认证为良渚文明?
秋风萧瑟,吹动着汉江两岸的芦苇,也吹拂着韩国民众的心,曾经引以为傲的“汉江奇迹”,如今却在时代浪潮中显得有些落寞,一向以“嘴硬”著称的韩国媒体,也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在与中国的较量中,韩国已经全面落后。
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等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