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古装服饰的一对新人在天坛祈年殿附近翻阅刚刚拍摄的照片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每天上午9点,67岁的北京人刘大爷准时从西二环的家中骑电动车来到钟鼓楼广场,与十几位“毽友”一起切磋技艺。广场两端的钟楼和鼓楼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今年春节是北京中轴线和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北京中轴线上布置了许多春节装饰。众多市民和游客到中轴线上观古建、赏非遗,感受古都新韵,共庆新春佳节。1月31日,游客在景山公园的万春嘉年华上观看川剧变脸表演。
来源:新华社体育与地理向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山川平原骑马射箭、江河湖海劈波斩浪……广袤的中华大地孕育了千姿百态的体育竞技活动,灿烂的中华文明滋养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体育文化。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如今,体育已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更多的新兴体育活动进入百姓生活。
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保护理念和实践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经验。今天的《文化中国行》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正阳门,直至南端永定门。
7月27日,位于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广场,市民手持标语牌合影留念,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7月27日,位于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广场,来自东城区华风合唱团合唱歌曲《唱响中轴》,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告别盛夏,天高云阔、秋凉宜人。在浪漫诗意的北京秋日,跟着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一起打卡北京中轴线!钟鼓楼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这座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作为时间的见证者,也在继续讲述着时间的故事。
中新社北京1月28日电 题:北京中轴线上的“洋面孔”作者 刘玥晴 崔白露 尹珮瑶乙巳蛇年将至,不少外籍旅客通过240小时过境免签来到北京,在这里体验中国春节。北京中轴线成为他们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建筑——和谐之美》 周乾 著 北京出版社古建筑屋顶的仙人走兽 图片均选自《建筑——和谐之美》紫禁城古建筑群 图片均选自《建筑——和谐之美》【著书者说】 古都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典型特征之一,就是中轴线建筑透射出来的和谐之美。
7月27日,位于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广场,市民手持标语牌合影留念,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天坛正阳门箭楼中轴线鸟瞰这是一条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7.8公里长的“线”,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曾经北京的中轴线上门径重重,玉楼金殿肃然耸立。当年在这条青石御道上,只见得龙车凤辇和皇家仪仗;而如今,它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再次踏上之时,我们看到的是如织的游人和文明的交流。这一期我们从景山出发,带大家一览中轴线上的景观秩序和礼仪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