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花妹。前几天接了一个北京到天津的跨城订单,很多小伙伴都好奇到天津之后是怎么回来的,还有返程费的问题。因为滴滴只能跟乘客协商返程高速费不允许要,所以接到订单之后就跟乘客商量有返程高速费能出吗?他说可以,然后就去接他了。
近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徐文强,对于“顺路出行”这一运营体制给予了明确肯定。他表示,交通部支持以共享经济为基础的顺风车,并鼓励其发展。只要不以盈利为目的,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节能减排,优先利用公共资源,交通部会鼓励顺风车的发展。
随着春节临近,互联网打车平台最近也是动作频频。滴滴顺风车对外宣布上线两大功能:一是支持乘客提前30天预约,二是支持多人拼座功能。显然,这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乘客拼车返乡而作出的调整。那么,对于这种跨城市、跨省份的拼车方式,乘客会买帐吗?安全性方面有没有保障呢?
春节临近,车票难买,互联网打车平台最近也没闲着,频频出招,滴滴顺风车也推出了“跨城顺风车”,来帮助大家一起回家过年!那么,对于这种跨城市、跨省份的拼车方式,乘客会买账吗?价格有优势吗?真实的用户体验又存在哪些问题呢?安全性方面是否有保障呢?
“司机刚接单就让我额外加50元。”前不久,广东汕头的李琪与好友在某网约车平台上打车,从学校打车前往高铁站,等待半小时后一名司机接了订单,平台显示价格为26元。很快,司机打来电话要求加价,如果不接受可取消本次订单。对于司机的无理要求,李琪断然拒绝,无奈只能取消订单重新打车。
“我们很高兴能与携程加深合作,携手进入春运市场。”嘀嗒拼车负责人表示,“此前,双方一直在‘周边游’等资源的对接合作上发展良好。我们计划通过扩大双方的战略合作,在包括城际拼车等领域继续加深合作。2015年12月10日,嘀嗒城际·春运专线正式上线,嘀嗒城际·春运专线每公里最低仅0.
十三五期间,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成为常态,“分享、协作”的理念大大普及,随着“共享经济”写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共享经济的精髓---“匹配、分发、共享”: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匹配、精准分发,最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用最小的成本解决用户乃至社会痛点问题。
眼看着要到年末了。估计很多人在打算着去哪度假。有时候啊,一到节假日,那些热门旅游城市的车票,就显得比较紧俏。现在有网络公司,就推出了城际拼车。想去哪儿都可以。不过,这款软件好用吗?真的有乘客愿意尝试吗?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日报记者 罗莎莎 本报通讯员 陈妍岚如今,在跟团游、自驾游之外,“拼车游”正悄然兴起。“拼车游”给人们带来实惠的同时,也“拼”出了一些纠纷。近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由“拼车”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
预设场景为,从合肥南站出发,乘坐快车到,南京禄口机场。全程185公里,预估金额504元。返程高速费100元整。成本计算。单程185公里,132分钟,按照快车的主流车系起亚k3计算。高速开空调大约0.4元1公里的成本(时速120)返程自行承担100元高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