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岩松的《白说》,喜欢上了古典音乐,虽然听不太懂,就是觉得美,听到尽情处,仿佛如入无人之境。这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听了法国大提琴演奏家卡普松演奏此曲后,我觉得大提琴才是它的知音,听完后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不分种族,不论国别,因为爱是相通的。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1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开设“新华走笔”专栏,刊发新华社记者的行思录。专栏发表记者陈玉明撰写的文章《乡愁六记》。岁末年关,乡愁弥漫。(一)永远的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的乡愁。
11月30日,泉城交响乐团成立以来的第四场音乐会在保利山东省会大剧院音乐厅华丽登场。上半场中,演奏家们以《霍尔堡组曲》作为开篇,这首作品以其鲜明的北欧民族风情,瞬间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异域世界。紧接着,浪漫温柔的《小夜曲》缓缓响起,其旋律优美动人,让人沉醉其中。
本期内容选自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故乡情怀”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音乐会》中的两首中国音乐作品,分别是弦乐合奏《思乡曲》和管弦舞曲《欢庆》。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技法、艺术风格都有着不小的差异,但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民族音乐特色。
读懂广州第一三七期麓湖,古时又称玉液池、金钟塘,位于昔日的甘溪谷地,清澈的山溪在此汇聚。这一片美丽的土地是镶嵌在白云山南麓的璀璨明珠,却也曾饱受水患困扰。终于在1958年,广州数万市民齐心协力挖湖筑坝,不仅成功地平息了洪患,更为广州市中心增添了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胜景。
“弓弦上的中国故事”即将上演9月4日,大武汉之夜邀你共赴一场美妙的音乐盛宴“弓弦上的中国故事:中国经典小提琴作品专题赏析独奏音乐会”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经典小提琴作品专题赏析,呈现经典名曲里蕴藏着的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和浓郁的民族化气息。
新重庆-重庆晨报 郑志声郑志声(1904~1941年),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927年赴法留学,1937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1940年起在重庆实验剧院任教,次年担任中华交响乐团指挥,为唤醒民众、抵抗侵略,作出了极大贡献。创作有大量作品,但大都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