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赞美,而在众多对春天的描写中,我们最熟悉的恐怕要数朱自清笔下的春天“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此外,还有沈从文笔下的春天“仿佛是一只祖母的手”,迟子建笔下的春天是靠着自身的拼搏熬出来的。
虽然已是初夏时节,可春天带来的和风、细雨、繁花……以及它们引发的纷乱的春的心情,似乎还未离去。近日挑了一大摞旧书翻读,发现在许多名家笔下,一般人心中北京无比短暂的“春”,层次依然是丰富而变化的。郁达夫的“故都的春”现代名家中,写记风物、感触入微、笔致清丽者,郁达夫当属一流。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相信很多人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文中描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幕场景,近期正在浦东的大街小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