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要始终筑牢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增强历史主动、彰显组织功能,主动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下思考如何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大系统中谋划高水平融入高校“三全育人”格局和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在“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的大视野中深化对学校共青团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定位的认识,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转化为加快推动学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要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从青年特点出发,帮助他们早立志、立大志,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编者按 我国已经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我们正处于迈向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关键时期,需要化解众说纷纭的“中等收入陷阱”等发展问题,既涉及硬实力也涉及软实力;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者:杨银付(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教育是人的再生产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正式发布。《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等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