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16日报道德国《世界报》网站7月9日发表斯特凡妮·博尔岑的文章,题为《这里暴露了北约的弱点》。全文摘编如下:乍看之下,军事联盟北约目前正处于上升期:增加了瑞典和芬兰这两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成员,安全再次成为欧洲的首要任务。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明显问题。
参考消息网6月15日报道德国《世界报》网站6月13日刊发题为《北约理想的强大形象中的薄弱之处》的文章,作者是托尔斯滕·容霍尔特。全文摘编如下:大型演习“空中卫士23”已经开始,北约称赞它是在德国举行的“创纪录演习”。但只在一定程度上如此。
北约峰会召开在即,几个重要的议题,现在都存在重大争议。其一,是否邀请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逼得很紧,北约内部的争议很大。美国明确提出,俄乌冲突结束之后再讨论入约事宜,但土耳其和法国都支持向基辅提供明确的入约路线图。其二,庆祝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恐将继续推迟。
他还指出,“美国军费开支占全球的39%,而中国的军费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军费过去确实增长了不少,但考虑到中国的人口,研究一下中国军费花费的方向,就可以发现是用在防卫而不是侵略上”,“中国在军事实力方面的追赶,是对外界极为挑衅姿态的回应,尤其是美国的挑衅”;
俄罗斯方面此前多次表示,20世纪90年代,北约曾承诺不会东扩,但是后来却欺骗了俄罗斯。这份档案最先由德国《明镜》周刊披露,记录了1991年3月6日,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外长在德国波恩举行会议,商议向苏联承诺,北约不会从德国东部继续向东扩张。
参考消息网7月5日报道德国《每日镜报》网站7月2日刊登题为《北约必须欧洲化》的文章,作者是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欧洲研究员索菲娅·贝施和慕尼黑安全会议高级研究员莱昂纳德·许特。文章摘编如下:在上周的美国总统竞选辩论中,当特朗普被问及美国是否会在他的领导下退出北约时,他只是耸了耸肩。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2月28日发表文章,题为《2025年北约三大挑战:特朗普、乌克兰与国防开支》,编译如下: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最近在一场充满警示意味的演讲中,明确了该联盟2025年的优先事项。他提醒人们想想战争距离北约国家有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