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AI这个生产力神器,探索财经报道创新边界”李开复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今年是界面财联社成立十周年,十年来,界面财联社以卓越和深度的报道享誉业界,不仅参与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自己也成为中国财经媒体领域的标杆。
这位转行成为风险投资人的前谷歌高管在他2018年出版的《人工智能超级大国》一书中审视了中美两国的竞争,而他与科幻作家陈楸帆合著的新书《人工智能2041》则提出了人工智能将如何在未来20年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继10月中旬发布全球 SOTA 的新旗舰模型 Yi-Lightning 之后,零一万物首度对外披露了基于 Yi 模型构建的大模型ToB(企业级)解决方案。“今天我们不谈太多AGI(通用人工智能)和未来梦想,更多要看到商机在哪里。
继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在朋友圈发出“AI英雄榜”后,3月19日下午,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也在朋友圈宣布了自己最新的创业项目。不过,与王慧文是AI“门外汉”不同,李开复过去几十年一直在跟AI打交道,所以从创业的角度,李开复新公司的目标更明确,并且已经开始推进各项工作。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 文 冉衡 摄影】4月25日下午,2024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暨全球技术交易生态伙伴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现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零一万物CEO李开复以《人工智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AI 2.
界面新闻记者 | 李京亚界面新闻编辑 | 在去年年末ChatGPT横空出世之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对人工智能的现状打了一个比方:全球人工智能商业化还在篮球比赛第一节,我们用深度学习投中了一个三分球,用卷积神经网络和自监督学习投中了两个二分球,而整个比赛可能刚打了两分钟。
◎“AI是对人类学习历程的阐释,对人类思维过程的量化,对人类行为的澄清,以及对人类智能的理解。AI是人类认识并理解自己的最后一里路,我希望加入到这个全新绽放、充满前景的未来科学领域。”出于AI领域的向往,李开复在40年后打算续写新篇章。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董兴生在国内外业界的共同期待中,OpenAI终于在5月14日发布了新品,对外更新GPT-4o。而国内大模型赛道的创业者们,正在迎来最接近甚至超越GPT4的时刻。5月13日,零一万物创始人兼CEO李开复发布千亿参数Yi-Large闭源模型。
“我个人之所以做这个事情(创办零一万物),是因为这是我40多年的梦想,我在写博士申请信时就提到,AGI是我的梦想,今天,我有了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而这也是推动我努力的主要动力。”5月13日,零一万物CEO李开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科创板日报》12月8日讯(记者 李明明)“AI2.0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革命和平台革命。现阶段,大模型性能不断攀升而推理成本极速下降,给AI 2.0应用爆发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可以预见颠覆式的AI First应用会相继在不同领域出现,很快迎来井喷式增长。
科幻作家陈楸帆自认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人,但在8日举行的外滩大会上,他承认“想象力在现实面前节节败退。”2021年,他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一起撰写了一本书,畅想20年后在人工智能等科技影响下的人类世界,所以书名取作“AI 2041”。现在他们发现,这本书过于保守了。
一年一度的巴黎和平论坛11月10日拉开序幕,齐聚大约25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还有数十位国际组织领导、商界领袖以及专家学者出席,讨论包括巴以冲突、加沙地带人道主义援助、气候变化等最受国际关注的议题。其中,还有一场由业界大咖参与、围绕人工智能未来展开不同维度的讨论。
6月6日,李开复在富士康30周年庆祝会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谈到了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差距。他认为中国在很多领域是绝对领先的,是有一定基础的,人工智能全面超越美国只需要五年。同时他也补充道,芯片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AI的发展,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一直是众所周知的乐观主义者。在达沃斯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他坚信虽然AI会取代一部分人类的工作,但有四个领域人类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需要手巧的、需要有创意的、需要有爱心的,还有是需要相对复杂战略性跨领域思维的。
在达沃斯参会期间,李开复接受了FT中文网主编王丰的视频采访。在本届达沃斯论坛上,《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教授提出,我们也许是最后一代掌管这个世界的人类,尤其是当AI技术开始和生物技术结合,开始介入基因编辑时,AI可以制造出拥有心智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