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属于一种世界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侵犯人体所致。目前,全世界全世界存在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达到了2.8亿人,而我国已1.3亿人次位居榜首,属于典型的乙肝病毒携带大国。此外基于乙肝所具有的传染性,目前,最好的乙肝预防方式就是进行乙肝疫苗注射,使自身体内产生对乙肝病毒的抗体。
我国从1992年开始全面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四年后调查发现,新生儿乙肝慢性感染率下降到0.96%,在之后20年里,我国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让至少8千万儿童免于感染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不到2000万人,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不过当年接种乙肝疫苗的这批孩子们,等成年后去体检,却有很多发现没有乙肝抗体,这是怎么一回事?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乙肝疫苗是会代谢的,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进行加强免疫。”一名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临床中发现几例,幼时都全程接种过乙肝疫苗,但却查出乙肝阳性。“乙肝疫苗是纳入免疫规划的,既然接种了,怎么还会感染乙肝呢?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长期感染可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危及生命,在我国当前发病率最高、是导致全球死亡的第10位,全世界约有4亿余人感染乙肝,人数高于艾滋病感染者的8倍以上,危害性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人体肝脏模型。视觉中国供图6月9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布《2023年4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病例和死亡情况》。其中,乙型病毒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新增病例11.64万例,仅次于流行性感冒。众所周知,乙肝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传染病。
门诊当中,偶尔会遇到一个乙肝或者丙肝的病人,他们之前没有乙肝或者丙肝病史,但是有过手术或者输血史,经排除也没有其他的传染途径,他们就会询问,输血怎么会感染这样的病?难道医院给输的血有问题,血液之前没有做过检测吗?外伤、生孩子、手术等等情况都需要输血或其他血液制品。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肝脏作为成年人体内最大的实体器官,担负着多种重要的功能,也面临着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潜在损伤肝脏的威胁。只有了解肝脏健康状况,科学规范治疗,才能降低肝炎对健康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