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6月28日,丰南区市级非遗项目锔瓷技艺传承人翟国辉组织收藏好友在丰南文化大街丽都茶城自发举办了“红色收藏品及老物件展览”。展品是过去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常见的老物件,一千多件藏品摆满了展区,吸引了前来参观的人们。
图为游客在乡村记忆博物馆中参观。(资料图) 戴文昌 摄中新网兰州6月9日电 (戴文昌)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乡村记忆博物馆中展出着5000余件“老物件”,真实记录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变迁。
图为收藏爱好者马斌成展示自己收藏的石臼。 马铭言 摄图为收藏爱好者马斌成展示自己收藏的不同年代的美发工具。 马铭言 摄 图为收藏爱好者马斌成展示自己收藏的老物件。 马铭言 摄 图为收藏爱好者马斌成收藏的不同类型的熨斗。 马铭言 摄 图为收藏爱好者马斌成收藏的电子产品。
在北安,知道杨洪军花卉基地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芳香”大叔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那就是收藏老物件。杨洪军在革命村新安屯有一排5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和一个大院子,这些年他收集的4000多件“宝贝”就放在这里。院子里,磨盘、碾子、石臼、秋千等这些体积比较大的物件随意摆放着。
近期,位于苏州姑苏区的姑苏市井生活馆,凭借浓浓“怀旧复古风”,从拥有一众优质打卡点的平江历史街区脱颖而出。自今年7月18日正式开馆以来,一个多月里,一周六天(周一闭馆)每天都有一两百名观光者前来,特别是一些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苏州人。
这是只有知情人才懂得的“通关暗语”,拉动红绳,楼上铃响,楼下铁门打开,沿着上海老里弄房屋常见的破败旧木楼梯拾级而上,一道薄薄的门帘还未掀开,就能听见一位上海爷叔热情招呼的动静:“来来来,进来进来,随便看看好叻!”
在记忆的深邃幽径中徘徊,总有一些朦胧的光影在心头闪烁。那是岁月不经意间遗落的珍宝,在时光的角落里,散发着独有的温柔光芒。每当思绪飘远,我仿佛又回到了那间充满故事的老屋子。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陈旧的地板上,映出一片片回忆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