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我国最重要的医药学典籍之一,曾被达尔文称为“16世纪的中国百科全书”,被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然而,这么重要的一部“必读书目”对普通读者来说,却颇有阅读门槛。《〈本草纲目〉通识》便想通过一本“小书”,轻松简明地讲透《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第一卷完整德译本近日在德国出版发售。该译本译者、日耳曼学领域中国学者周恒祥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在德语地区国家首次出版基于完整的中文原文的《本草纲目》分卷译本,该译本的出版将有助德语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推动中德文化交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李时珍《本草纲目》是重要的医药学典籍,带我们认识各种草药,但跟我们日常生活有点远。普通人甚至读不懂,翻一翻就放下了。8月12日,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家葵教授携新书《〈本草纲目〉通识》做客文澜讲坛,本书前不久由中华书局出版,是“中华经典通识”丛书的一种。
第一、二卷序例,分33个专题介绍了明代以前40余种本草著作,勾勒出我国本草发展的大体轮廓,详细列出了所引据的医药文献及经史百家书目,从诸家本草中所采集的药物数目,对药物的君臣佐使、七情畏恶、四气五味、有毒无毒、升降浮沉、七方十剂、用药法则、引经报使、采收加工、制剂方法、药食禁忌等中药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整理,对同名异物、比类隐名进行了归纳,并引录了陈藏器的用药凡例和张子和汗吐下三法,还附记了《神农本草经》目录及宋本草旧目录,以揭示本草之发展轨迹。
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的书籍不仅包括了 276 部古代的本草书籍,还对 591 部非药物书籍的内容也进行了尽量的核查引用,其中 440 部都是李时珍首次引用,新增加药物 347 种,字数更是远超了《证类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