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在认真的批改作业,我刚好有空则站在她旁边,默默的看着,顺便问了问小男孩的学习情况。姑娘告诉我:“哎,小男孩不笨,其实还挺聪明的,就是他妈妈基本不问孩子,她呆在房间玩她的电脑,上网。一点也不关心小男孩。”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实习生 陈玉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英语?有趣?交际?还是高考需要?”新学期第一堂英语课,姚丽常常以这句话作为开场白。当电子白板显示出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包装图时,同学们发现中文标志旁也有英文。“英语就在我们生活中”。姚丽一语中的。
将近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就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直接决定了亲子交往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神奇“开关”,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影响深远。无条件地爱和接受孩子,但对孩子没有要求,不加控制,或者即便提了要求,也不坚持让孩子做到,大有尽量让孩子自我管理的味道。
张巧在指导学生们学习。张巧和学生。英语小组课堂。1992年8月,一个年仅19岁、身材瘦小、满脸稚气的少女,带着当一名好老师的梦想,走进了教师队伍。如今,24年过去了,曾经稚气的少女也已步入中年,头顶偶尔也会现一两根白丝的她实现了当初的誓言。
主编的话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从父母自身做起 /**/ 主编的话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从父母自身做起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北京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今天,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媒体中看到有关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