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AI快讯,埃斯顿自动化公众号消息,近日,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斯顿”)与BBH Products GmbH(以下简称“BBH”)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共同成立贝博华自动化(南京)有限公司。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标志着双方在自动化安全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入崭新阶段。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埃斯顿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81亿元、25.1亿元、30.2亿元、38.81亿元和46.52亿元,营收逐年增加,同期净利润却不稳定,分别为0.63亿元、1.28亿元、1.22亿元、1.66亿元和1.35亿元。
在全球经济波动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斯顿”)展现了其稳健的运营策略和前瞻性布局。2023年,面对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的多重挑战,埃斯顿仍然保持了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但短期内面临盈利压力。
去年以来,全球和国内各类人形机器人纷纷闪亮登场。今年1月,一家南京企业也搞了件大事——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创机器人”)发布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推向化工厂、应急救援等高危场景,亮眼刷屏。2024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特斯拉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即:Optimus),来南京了!这款机器人借助视觉神经网络和FSD芯片,能感知、有触觉,已经在特斯拉工厂里开始电池分拣的工作训练。全球首款飞碟状eVTOL(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俗称“空中的士”,来南京了!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雯珊 见习记者 刘晓一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来源:【紫金山新闻】在春晚舞台上行走自如,表演转手绢、扭秧歌,让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火爆网络。同样在今年1月,一家南京企业也搞了件大事——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创机器人”)发布了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机器人“天魁1号”,推向化工厂、应急救援等高危场景,亮眼刷屏。
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期间,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3家企业同期举行展览,展示智能制造前沿技术。记者探访看到,总面积约4.2万平方米的展馆内,展出的产品“科技范”十足。机器人化身咖啡师为客人“拉花”、搭载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无人机、酷似飞碟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让人目不暇接。
“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近3年就帮助我们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6000多万元。”走进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人正在加紧作业。在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何灵军看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持续投入研发的底气。
来源:经济日报地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3年来,始终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发展之路。面对科创园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新命题,江宁经开区又怎样因地制宜创新实现产业能级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