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果在喊孩子时叫好几声都不回应,即便是回应了,也可能是歪着头、侧耳问:“你说啥呀?能不能大声点?”或者孩子平时很听话,最近却变得“不听话了”,耳朵不疼、不痒、不流脓,年龄大的孩子可能会描述耳朵里有声音、耳朵闷,像塞了棉花或者进了水。
今年3月3日是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如何才能让儿童拥有健康的听力呢?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姚红兵。有些家长表示,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及同龄人,说话还口齿不清。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海报、视频/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羊城晚报》连续推出爱耳日系列科普小视频,请耳鼻喉专家为读者解答关于爱耳护耳的热门小问题。跟孩子说话总是“风太大听不见”?
“医生,我的耳朵好痛呀。”初到雅安恒博医院耳鼻咽喉科诊室,10岁男孩东东(化名),就向医生诉说其从一个月前耳朵突然很疼。“我们和孩子正常说话他老不回应,总要叫上好几遍,电视声音也要开很大声,最近他又经常说耳朵疼。”东东的母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