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培养,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践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决定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1.
近年来,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致力于构建基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明德立志、修德立身、培根铸魂、人文校园”课程体系建设。依托该体系,副校长吕准良带领学校老师开发了校本课程《基于核心素养的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课程组老师多为中青年教师,具备本科、研究生学历。
课程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关系教育质量。党的二十大把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安排,提出教育强国的发展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无锡日报】“做一中的学生,真幸福!”近日,无锡市第一中学推出63门校本课程供高一学生选择,涵盖语言与交流、数学与数据、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劳动与实践七大学习领域,门类齐全,精品荟萃。
近些年来,伴随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逐渐深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 思维、人地协调观与区域认知在地理课堂之上得到有效落实,然而地理实践力当中提及的社会调查、 模拟实验以及野外考察这些活动依然很难开展,致使地理实践力变成高中生普遍缺少的一项能力。
长岗三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是决定》精神,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以课程实验为契机,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月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定位不准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