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0岁的万玛吉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藏医院接受药浴治疗一个疗程后正坐在床上发汗,医生询问病情时万玛吉说:“得关节炎2年多了,四肢僵硬,胳膊都抬不起来,走路也很困难,药浴治疗一个疗程后,四肢轻松多了,效果很明显,明天就出院了。”
2023年9月1日至11日,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光明网联合策划推出“寻觅西藏·格桑花开”系列微纪录片,讲述文成公主入藏、江孜保卫战等重要历史事件,聚焦藏医药浴法、水银洗炼法等藏医药文化结晶,以一张张闪亮的西藏“文化名片”探寻中华文脉籽籽同心的情感纽带,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藏医药浴如何实现内病外治#?】藏医药浴又称五味甘露浴,最早记载于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具有治疗、康复、预防等功能,2018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生龙伍加(男,30岁):甘孜县扎科乡人,其为家族第五代藏医传承人,6岁开始跟随爷爷就医,后前往西藏藏医药大学学医,毕业(3年)后荣获医师资格证书,曾在西藏、德格藏医院实习1年,后按照爷爷嘱托:返回甘孜县为百姓就诊。
我国青藏高原是藏医藏药学的发源地,正是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出了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和多种经典有效的传统藏药。以中国“藏医药浴法”为代表的藏医药文化在雪域高原传承了3800余年,2018年,“藏医药浴法”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雪域的冬天,干燥又寒冷。如果能泡在温暖蒸腾的藏药浴木质浴缸里,不仅能驱走寒意,还能治疗疾病、调理身体,何乐而不为?图为萨迦县中心医院的藏药浴康养中心 摄影:王茜走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中心医院的藏药浴康养中心,湿润且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平均海拔达4000米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气候恶劣,数千年来,藏族人民随着对宇宙、生命、人体、疾病认识的不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创造了独特的医学体系。山南藏医药浴法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山南藏医药浴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主题教育在基层】光明日报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煜云12月,平均海拔4400米以上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气温骤降,连绵的山峦被皑皑白雪覆盖。距离玉树市56公里的巴塘乡相古村,却是一片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