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是“真龙天子”,龙也是宝座上不可或缺的装饰。可是仔细一想,如今观赏金銮宝座的人,大多数都是走马观花,因为那金銮宝座是“文物”,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到跟前反复揣测和任意触摸的,要亲自登上去仔细观瞻那更是不可能的,所以一般游览者是很难发现那金銮宝座上龙须是从鼻子眼里长出来的。
2月1日,大年初四下午,有“龙乡”之称的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这是继年初二新江恒美坊金龙巡游活动后,轮到联和仁和里金龙穿街过巷闹新春。新会三江联和仁和里金龙穿街过巷闹新春,市民游客纷纷上前讨好彩头。
舞龙时的“过关”。 资料图片舞龙,舞出了河湟人的精气神,也舞出了对风调雨顺的憧憬。 资料图片舞龙是河湟社火中的重头戏,它不仅是一种祈求风调雨顺的仪式,更凝聚着人们的精气神,体现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塑造了河湟人的内在精神。
2月20日,网传视频显示,广西宾阳一抱娃男子在炮龙节活动中用手拉扯龙身,后遭到护龙队数人踢打。视频中,该男子伸手拉扯龙身,一护龙队男子迅速上前将该男子与孩子拖至一旁扑倒在地,随后数位身着护龙队服装的人殴打、踢踹倒在地上的男子。
广西宾阳发了一起打人事件,一男子在宾阳炮龙节上多次抢动龙身抢龙须,被护龙队抱摔围殴。此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冲突的原因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男子为何要抢龙须呢?为什么抢龙须会被护龙队围殴?宾阳炮龙节是汉、壮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项综合性民间节庆系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一艘艘色彩斑斓的龙舟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在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助威声中划破水面,向前冲刺。“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便是端午龙舟竞渡最真实的写照。各地制造的龙舟一般都是狭长和细窄的,他们在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
封面新闻记者 舒俊瑜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一年都有好兆头。”在中华农耕文明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便将农历二月二日作为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好日子。
2023年的兔年是一个难得的“双春闰二月”年,农历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两个“二月”,第一个农历二月二是“龙抬头”,而闰月的二月二老辈人则称之为“双龙抬头”,很多民俗和“龙抬头”大抵上相似,这些有趣的民俗建议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