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delivered a written speech at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Hybrid Rice Assistance and Global Food Security, which was held Saturday in Beijing. The forum was co-hosted by the Chin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and the National Food and Strategic Reserves Administration.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静 张渺)11月25日,记者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由袁隆平院士创立于1984年,目前是国内外首家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硏机构。
中国科学家接连实现了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从常规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的突破,并继续奋战在不断提高产量、缩短育种周期的追梦路上。你知道,在地球上还有多少人在忍饥挨饿,徒步千里只为寻找食物吗?又有多少人在饥寒交迫中颓然离世?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1994年,美国世界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抛出“著名”文章——《谁来养活中国》,称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人口急剧增长,必将造成粮食短缺,进而造成世界性粮食危机。布朗提出的不仅是“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还有“养活不了自己的中国将如何危害世界”的问题。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他是用毕生努力发展杂交水稻的追梦人;他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他,就是袁隆平。今年的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一起重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动人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选择农业报国。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发明奖授奖现场,领奖人身材瘦削、衣着朴素。因为选育出世界上首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他拥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杂交水稻之父”。 他就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袁隆平。1961年夏天,正在水稻田中工作的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