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丛丛古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在历史长河中,书籍生产材料与工艺的发展衍生出不同的装帧形制,其中既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彰显了匠心之美。早在距今约35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表示书籍的“册”和“典”字。
“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暨评奖”始于1959年,自2009年举办第七届起,正式更名为“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展览和评奖促进了汉语出版物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发现和孕育出一代又一代蜚声国际的优秀书籍设计师,成为汉语出版的荣耀。
古籍修复不仅仅是一项精湛的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蕴含着古籍装帧的美学价值。古籍修复师李莉介绍称,古籍装帧形式有14种,包括卷轴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等,每一种装帧都蕴含着独特的美感和实用价值。装帧不仅仅是对书籍的保护,更是对阅读体验和艺术美感的提升。
图说:展厅现场新民晚报讯(记者 乐梦融)手工图书装帧工作室的兴起,助推着才华横溢的艺术设计师,小王子、007系列、张爱玲系列、阿加莎系列等经典版本“改头换面”,依赖时尚和走心的装帧设计图书成为艺术收藏者的新宠。
中新网浙江新闻6月4日电(董易鑫 赵丽珍)6月4日,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非遗传承人张丹丹给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古籍装帧课,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古籍装帧之美,体验古籍装帧技艺。线装是书籍装订的一种技术,如今仍在使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活动现场。
纵观中国古代史籍,先后经历过简策、帛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等十余种装帧形式,而其中一门装帧艺术在古籍装帧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不得不说到宋版书的装帧——蝴蝶装。
光明日报记者 荣 池书籍装帧,是一种将内容、形式和功能融为一体的艺术。从主题提炼到风格确立,从材料制备到工艺选择,从封面设计到版式布局……一本书的诞生,倾注了书籍装帧艺术家的心血与巧思,是一次对技术、美学和文化的深刻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