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开通十周年。当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北京城区供水近八成是南水,天津主城区和雄安新建城区供水全部是南水。”2024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开通十周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2月12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爱国、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勇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3月19日电 (欧阳易佳)据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消息,截至3月18日14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含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相当于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1.5倍,沿线7省市1.
溶解氧8.55mg/L、酸碱度(pH值)8.77……6月15日上午,在位于河南南阳淅川县的丹江口水库取样点取水后,检测人员随即完成了现场检测。“从检测的几项水质常规指标来看,取样点的水已经达到Ⅰ类水的标准。”检测人员告诉记者。
新京报讯(记者姜慧梓)今天(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地区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惠及工程沿线共45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支撑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的GDP增长。
丹江口大坝新华社/图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聂辉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有关情况。十年来,南水北调工程取得了哪些成就?后续还有哪些重大工程……针对社会关注的问题,水利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解答。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12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中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8周年,8年来,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截至目前,工程累计调水586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3月19日,海报新闻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获悉,截至3月18日14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含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相当于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1.5倍,沿线7省市1.76亿人从中受益。
来源:中国青年报“截至2023年11月13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持续向北方输水3258天,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中国网12月13日讯(记者 张艳玲)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8周年。截至目前,工程累计调水586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
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有关情况。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称,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惠及沿线1.85亿人,受益范围正向农村地区拓展。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年间,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了767亿立方米,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显著提升,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全面通水10周年,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了767亿立方米,为沿线7省市45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优质水源,支撑了北方地区超过16万亿元的GDP增长。
党代会报告提出,强化水资源战略储备,实施南水北调中线扩能,研究推动东线调水工程。新京报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获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保障京津冀豫供水安全的重大调水工程,截至6月26日,已累计调水493.11亿立方米,累计供水474.15亿立方米,生态补水87.75亿立方米。
北京有不少人相信海淀居于“上风上水”,比起城南人士似乎海淀尽占地利之先。本人就住在海淀区,但对“上风上水”之说不以为然。所谓“上风上水”一说出自海淀区某位背了气的权贵之口,堂堂一个地方大员偏去捡拾古人牙慧忽悠百姓,多少显得自己没有底气。京冀交界处的黄楼洼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