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夏元做好出口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将成为企业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的“关键一招”。12月5日,在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机械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论坛上,参会专家围绕碳足迹话题,为我市汽车、装备等出口型企业“支招献计”。与会专家介绍碳足迹核算实施内容。
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主题为“走向碳中和之路”的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下称“碳博会”)正式开幕。碳博会被认为是观察绿色低碳成果的最佳窗口。证券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氢能、储能等曾在实验室里的技术,正陆续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
生产1斤榴莲,会排放多少“碳”?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自主研发了果园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以及“生命周期评价—水果碳足迹”方法,通过在我国榴莲主产区海南的农场采集样品、调查农田管理情况,最终测算出榴莲的碳足迹。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 记者 陈超】碳足迹作为衡量产品或服务在全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正逐步被纳入国际贸易的考量因素。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不断加深,多国开始制定和实施碳足迹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要求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
【绿色低碳发展·大家谈】作者:张建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经济日报 多部门首次对碳足迹管理联合下文,意味着我国已迈入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碳足迹管理的新阶段,将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千亿级碳足迹管理市场将迎来新风口。
来源:【衢州日报-衢州新闻网】“欧盟国家今后没有碳足迹证书是出口不了的,这张证书就是我们的通行证。”近日, 浙江香满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花菇产品的碳足迹证书,董事长朱佑存兴奋地说,“这意味着我们的花菇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通畅无阻。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能言善道工作室】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产品迎来飞速发展,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然而,随着国际上对产品碳足迹的要求愈发严格,我国“新三样”产品出口面临的形势也日趋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