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手放松,手腕领劲,向右向上画弧,身体微右转,身体慢慢站直,头部保持中正,双目平视前方。2、双手继续向上画弧至头顶并向上延伸,头部保持中正,双目平视前方,身体带动脚后跟离地。3、身体自然下落,双脚最终踏实地面。双手同时由上向左向下画弧,身体微左转。两腿跟随双手的下落微微弯曲。
【拳术为太极大师江叔龙所传,经由张红卫汇编整理拍制】(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视频鉴赏】【背景介绍】杨氏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露婵(1799-1872)、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阳澄浦(1883-1936)历经三代人,在陈氏(陈长兴)太极拳基础上结合多种武功不断完善
武氏太极拳是一种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的传统拳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武禹襄所创。大约有130年的历史。武氏太极拳是在杨氏太极拳小架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武氏家乃官绅之家,不以拳术为业,极少授徒,而重自娱自研。虽然,继承发展了太极拳。自成一家,却因此而流传不广。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明朝万历年间(具体年月不详),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杨露禅(1800 ~1873),推动了太极拳在全国的快速普及和传播,使得太极拳广为人知。
预备势:面南而立,中正自然,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头正项松,头顶虚灵,下颏微收,齿扣唇合,面目自然,舌尖轻抵上腭,两臂自然下垂,沉肩松胸胯,两手心向里,轻贴腿外侧,松腰松衣自然并立,两腿自然放松,十趾微微抓地,呼吸自然,意守丹田。
好久没写关于习拳的文章了。无他,可说没什么感受,也可说在继续习练中。之前的牢骚篇中谈到的认识,路远无眠我可是没忽悠人哦,可真的是习练了的。当你真入了迷的时候,你才会认真对待的。最近对发劲也是着迷了,发劲要松着发,不懂发或发不好,就会反震到小脑,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武氏太极拳在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创拳与发展、传承和传播过程中,因受时代变革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需求,几代传承人呕心沥血,在拳架套路和功法理论等方面都进行了不断地深化改进和体悟总结,形成了从武禹襄祖师始创的 52式拳架,发展为 87 式、96 式和目前定型的 108 式传统拳架套路。
活动现场。6月18日,法国文化交流访团成员与贵阳市太极拳爱好者齐聚乌当,以太极会友,共促交流。中华武术文化不仅给世界各国武术爱好者带来艺术之美、技击之美,更通过中华武术架起了世界友谊桥梁,给世界各国的人们送去健康保健方法。在诸多拳种中,太极拳尤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